星海微光照耀生命之路:义乌市民间紧急救援协会生命守护进行时

2025-03-27 11:10:17 防汛照明工具

  2020年8月4日,台风季,位于赤岸镇南面大岩头山间鱼曹头村,,席卷而来,仿佛要将山峦撕裂,将村庄吞噬。雨水不断地倾泻而下,天际外传来阵阵的怒吼,泥石流的声音如同雷鸣般震耳欲聋。顷刻间,一股强大的泥石流如同咆哮的洪水,从山谷间奔腾而泄,仿佛天地失衡,山川颠倒,似乎要无情地摧毁一切。身披红色战袍的15名救援勇士们风一般的身影在崎岖的山路上奔跑着,雨水打湿了他们的脸,根本没办法看清前行的路。鱼曹头村地处义乌、永康、东阳交界地带,海拔500米,面对恶劣的天气,他们始终没放弃,因为他们都有一颗火热的心在跳动着,在他们的心里,怀揣着一本生命账,每一分每一秒都关乎着被困者的生命安全,他们的每一分付出,都是百姓生命的收获。义乌市民间紧急救援协会的突击队员们,正前往鱼曹头侦查,同时将受灾情况向指挥部进行及时汇报。当日,在摸清山上状况后,协会又紧急增员40余人参与救援行动,他们架设横渡系统转移被困群众60余人,其中包含1名瘫痪老人,直升机转移受伤人员1人,并投送救灾物资两吨。这就是义乌市民间紧急救援协会的日常。救援行动、救援协会的救援能力均得到了义乌市委领导高度的肯定与赞赏。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在生命的危急时刻,他们实施救援,他们长期坚守在红十字志愿服务中,付出了无数的汗水和辛劳,收获了感动和欢笑,诠释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他们就是默默无闻的红十字志愿者。他们不是英雄,却做着英雄的事,每一滴汗水都闪耀着希望的光芒‌‌,他们用奉献书写着当代平民英雄的信念丰碑。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据统计,我国已进入突发公共事件高危期,全国每年因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高达GDP的6%,接近7000亿元。因此,强化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既是一项关系当前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稳定的紧迫任务,又是一项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长期任务。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国家综合性救援力量建设,采取与地方专业队伍、志愿者队伍相结合和建立共训共练、救援合作机制等方式,发挥好各方面力量作用。要强化应急救援队伍战斗力建设,抓紧补短板、强弱项,提高各类灾害事故救援能力。十八大以来,国务院将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列为政府改革的重要目标,并对我国的应急管理体制进行了顶层设计,“大安全”、“大应急”的理念不断强化。

  众志成城力量大,单靠政府力量已经远远不能够满足现代应急管理的需求,应急管理工作急需吸引更多有识之士参与,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社会应急救援志愿组织的出现和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成为必然。无独有偶,2013年,义乌企业家方为成参与一次抗洪救灾,当时由于技术不专业,缺少救援工具,很多任务都无法参与。那时,他便萌生了成立民间紧急救援协会,进行专业化救援的想法。2014年4月26日,义乌市民间紧急救援协会正式成立,该协会是一支义乌由本土企业家及在义经商的企业家们发起组成的民间应急救援队伍。他们秉承“公益为基,志愿服务,救援为民”的服务宗旨,甘当有力量的“逆行者”。救援队主要参与义乌及周边2小时以内区域的地震、水灾、火灾等自然灾害救助和社会公益救助服务活动,整合民间各种救援资源开展救援技能培训,收集紧急救援信息,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协助政府开展救援救援。协会会议室挂着的“义乌救援 勇往直前 抗灾救险 无私奉献”无时不刻的提醒着会员们,这就是他们的初心所在。

  RESOUE(中文:营救)红黄蓝绿几个英文大字展示于义乌市民间紧急救援协会培训基地的大门,似一道景观,更诠释了他们对捍卫人民生命的一份担当。红色的党徽下,“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优良作风”熠熠生辉,彰显的是救援铁军们的战斗宗旨与力量。

  党建强,则百事兴,协会以党建为引领,聚合力,打通救援“最后一公里”。2016年4月协会成立党支部,党支部书记是协会发起人方为成。通过抓党建带队伍、强党建促工作的互动融合,为应急救援工作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协会下设13支救援中队,全部由退伍军人党员担任中队长,党员中有退伍军人党员占比较高。2015年8月,救援协会成立了一支由35名退伍军人组成的救援突击队,专门担负急难险重救援任务。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绝活”,其中大多数是党员。在救援活动中,党员配党徽、亮身份、当先锋,充分的发挥示范作用;以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引领实现能力过硬、作风过硬,打造“志愿、无偿、奉献”工作品牌,确保志愿服务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发展。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绝活”,大多数都是党员,在危难关头,时刻筑牢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坚强战斗堡垒。协会成立了“义救援”党员救援服务队,每年暑假期间,协会组织党员突击队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系列活动,让中小学生充分了解防溺水知识,活动期间在线下,进行培训指导中小学生达数千余人,网络直播数万余人次,充分的将防溺水知识宣传普及到位,大大的减少了暑假期间儿童溺水事件的发生。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纪律是一个团队生存和作战的保障,否则,团队就会像一盘散沙。协会成立之初,他们便采取半军事化管理,严格按照出勤率、救援成效对成员进行积分考核。会长方为成认为,加入协会必须要团结一致做实事,不务虚、不作秀、不为私利,一切工作都必须在公益的基础上开展。成立十多年来,他们在各类抢险救灾中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他们用专业化的救援行动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大爱赞歌,被大家亲切地称为义乌勇士”,成为了一次次的救援行动中最耀眼靓丽的“义乌红”。

  当前,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问题相互交织,各类灾害事故时有发生,一些重大安全风险依然存在,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必须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就“完善公共安全治理机制”作出重要部署,提出“完善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下应急指挥机制,强化基层应急基础和力量,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加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是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固本之策,是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民间应急救援队伍作为“专常兼备”的职能定位,对其专业精度有着更高的要求。协会逐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筑牢安全底板、守牢安全底线,以高效的应急管理守护人民平安。

  时间就是生命,而专业的救援设备和专业的救助队伍带来的是极快的救援反映速度。夯基础、强基层,增强应急管理对突发事件的适应性,提升协会作为民间救授组织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的安全韧性。协会顺应科技发展的新趋势,让科学技术创新赋能应急管理,构建“综合+专业+社会”基层应急救援力量体系,推动力量下沉、保障下倾。义乌市民间紧急救援协会会员会费收入以及会员赞助等渠道,募集了上千万的救援资金,采购配备了绳索装备套装、单兵多功能破拆工具、电动夜液剪、充电式无刷电锤、重型破拆电镐、无齿锯、红外线热成像无人机、热成像仪、ABD急救仪、高倍望远镜、水下救援机器人、单兵移动中继台、韩式抛绳枪、美式抛绳枪、电动剪扩钳、卫星电话等基础设备,还配备了猛禽施救车、通信指挥车、救援装备车、救援气垫船、水陆两栖车,装备拖车、无线电中继台、救援冲锋舟、摩托艇、红外热成像仪、加拿大专业潜水装备、AED除颤仪、生命探测仪等中高端的专业救援装备,整合了美国罗宾逊R44型直升机,罗宾逊R22型直升机,贝尔407型直升机(会员个人财产)、挖掘机及推土机团队(会员个人财产)、几十余辆越野救援车(会员个人财产)等近亿元的救援资源。

  配齐配强应急救援力量,优化队伍布局。协会最初326名正式会员中,退伍军人占近五分之一,其中不少人是消防兵、空降兵等专业兵种出身。协会形成了独特的“民营企业家+退伍军人+社会志愿者”的组织架构,在资金支持,专业技能等方面有了必要保障,有效夯实了协会发展基础。该协会分设了户外山地搜救队、城市应急队、水上救援队、通信保障队、医疗保障队与后勤部等多支小分队,与义乌市公安局、人武部、应急管理局、团市委、红十字会等部门开展紧密合作,组建了党员突击队、青年突击队、红十字救援队、民兵应急机动连,成为公安局110救援联动单位。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救援专业性,协会还组织队员还专门到上海、北京等地进行了户外救援、水上救援、无线通信、医疗救护等针对性的培训。应急抢救水平,是营救活动成功的基石,协会组织党员突击队,前往北京国家地震救援训练基地进行培训学习地震救援知识及技能,通过技能考核并取得优异成绩结业。

  敬畏生命、热爱生命、挽救生命,铁汉心怀柔情。危险来袭,他们勇毅前行,去拯救生命;面对困难,他们无畏牺牲,义无反顾。2017年6月25日,兰溪市遭遇60年一遇的大洪水,兰江水位暴涨、江水倒灌,许多房屋被淹没。当天下午4点,义乌市民间紧急救援协会首批20名党员组成的突击队携带大型冲锋艇1艘、小型冲锋舟3艘、美式气垫船1艘、通信应急车1辆、施救拖车1辆等专业装备,第一时间赶赴兰溪参与救援。 “兰江前畈村大堤出现缺口,下游洲上村河水倒灌严重!”当天夜里,忙着撤离灾民的救援队突然接到这一消息。当时,有人说缺口有2米、有人说有3米,对于大坝缺口大小,众说纷纭。

  为了探清实情,方为成与几位成员决定一探究竟。洪水暴涨、前往坝口的路全被淹,使用冲锋艇/舟又容易刮着螺旋桨,思考再三,方为成一行人决定驾驶美式气垫船沿着兰溪江出行。 6月26日凌晨1点多,大雨不止,漆黑一片。方为成一行驾驶气垫船飞行在距离水面20公分处,下面是湍急的河流,上面是随时可触碰到的电线、甚至是高压线分钟后,终于摸清前畈村大堤缺口实则有20多米,为兰溪市救灾指挥中心送去了准确的情报。“当时觉得没什么,现在有点后怕,飞行在水面上只要有一点疏忽,后果不堪设想!”方为成说。兰溪特大洪水救援仅是义乌市民间紧急救援协会众多救援中的一个。近年来,几乎哪里有救援,哪里就有义乌市民间紧急救援协会的身影。

  2014年8月,丽水因特大暴雨遭遇洪涝灾害,该协会及时组织2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配备水陆两栖车、冲锋舟、便携式发电机等装备赶赴丽水参与水上救援,在危难中救出多名灾民;2016年2月16日,浦江三名儿童失联救援行动,协会出动直升机,无人机等搜救装备,出动1500余人次配合当地救援队开展救援行动。2016年9月28日,丽水苏村山体滑坡,协会出动大型救援设备及生命探测仪等装备,并出动3200余人次,连续28天参与救援行动,得到了浙江省委及省军区各级领导的肯定,称协会为“义乌勇士”,“义乌红”。协会被省委记集体一等功,民兵应急连记集体一等功,多名队员分别记个人一、二、三等功。2019年8月9日,临海受台风影响导致海水倒灌,接省军区命令前往临海救援转移被困群众,协会出动冲锋舟水陆两栖车等水域救援装备,并出动60余人次参与救援行动,连夜转移群众860余人。2019年6月23日,义乌某户外驴友前往双溪村附近的山域游玩,下午5点左右随队的一名女队员因下坡时将脚严重扭伤,打电话至协会请求救援,接到报警后协会立即安排山地救援队员20人携带便携式担架前往救援,因山路崎岖,于晚上8点左右将人员抬至山下。送往就近医院治疗……该协会还参与了义乌赤岸雪灾、丽水遂昌苏村山体滑坡等各类几万余次的突发事件和灾害的紧急救援。

  疫情期间,会长方为成第一时间召开理事会统筹安排疫情防控队伍。第一梯队30名党员成立应急突击队,紧急救援协会的党员、带头参加执勤,协会组织了180多名党员突击队志愿者轮流上岗,在全市5个检查卡点值守,24小时不停歇,严把防控第一道防线万只防护口罩搬运,协助团市委、红十字会、商务局紧急物资转运。第三梯队102名队员三班倒卡口执勤,在火车站和高速路口、国道路口设卡检查、体温测量、人员劝返、秩序维护等一系列工作。协会党员无偿捐赠了一批最紧缺的医疗用品、口罩2万个及德国消毒水240瓶、乳胶手套20850双、防护服200套,出动4辆应急运输车,转运防疫物资260余吨及时派送给相关村居及一线部门。

  协会会长方为成牵头创办了浙江省内县市级首家消防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有消防安全培训需求的单位和个人不需要再赴周边周边县市进行培训,有效缓解了学员的负担。2018年5月12日,浙江省军地联合演习在协会水域训练基地开展,演习参与队伍多,装备物资齐全,救援科目全面,部门联合性较强,取得了圆满成功并得到省委省军区领导的高度评价,并在民政部组织的全国社会组织学习交流会上进行推广学习。

  2016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和省军区主要领导对义乌救援力量参与丽水市遂昌县泥石流塌方救援给予高度评价。省委夏宝龙书记到遂昌苏村慰问全体救援人员时说:“义乌救援队,你们是功臣,好!”再赴苏村指挥救援工作的车俊代省长赞扬:“你们好钢用在刀刃上”。协会多次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赞扬,被誉为“义乌勇士”“义乌红”。协会事迹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央二套、中央七套、浙江卫视等多家新闻媒体大力报道。

  荣誉如晨曦中的露珠,在义乌大地上熠熠生辉,映照出救援人过往的辛勤与汗水;营救,那是岁月的印记,让人铭记过往,勇往直前,更是新旅程的起点,照亮前行的路,指引他们不断奋进;荣誉在星辰闪烁后,破晓而出,唤醒无数平凡英雄的逐梦之路。

  2014年,浙江省防灾减灾“贡献奖”、“金华应急管理暨应急联动工作先进集体”;2015年,义乌市人民政府“市长奖”、被义乌市公安局评为“治安先进集体”、被省浙江省宣传部评为“浙江骄傲奖”、获了得浙江省防灾减灾“贡献奖”、义乌市“优秀志愿服务集体”、平安义乌创建“先进单位”、2015年度获得浙江省“优秀志愿服务集体”;2016,被浙江省人民政府记集体“一等功”及十名队员分别别记一、二、三等功、被金华红十字评为“助力G20峰会贡献奖”、被省评为第五届“浙江慈善奖”、被浙江减灾委,浙江日报,浙江敦灾协会评为“浙江最美公益救援组织”、荣获首届“义乌慈善奖”、荣获“第十一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36名优秀队员获省、市各部门的表彰嘉奖;2017年,被省浙江省宣传部评为“浙江骄傲奖”、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金华市委组织部、金华市委两新工委评为“党建强服务强”社会组织、被浙江省人民政府记集体“一等功”及八名队员分别记二、三等功,3月的协会应急机动排遂昌苏村救援获浙江省人民政府记集体“一等功”三名队员分别记一、二、三等功;2018年,金华市委、金华市人民政府、金华军分区评为“金华市爱国拥军模范单位”;2019年,浙江省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浙江省委组织部、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人民政府防汛防台抗早指挥部联合评为“浙江省防台救灾先进集体”,被浙江省文明办、浙江省民政厅、共青团浙江省委联合评为“2019年度浙江省最佳志愿服务组织”;2020年,被义乌市委市政府评为首批战“疫”先锋团队、被金华市委市政府委评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被金华红十字办评为金华市红十字工作先进集体、共青团浙江省委、浙江省应急管理厅行评为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2021……岁月见证了他们的荣耀。荣誉之光, 照亮了救援人前行之路,每一步都熠熠生辉, 每一步他们都在书写着辉煌。

  扫描二维码并关注“义救援”公众号,一键点击求救或微寻人,填写详情信息,提交失联资料,等待审核,通过后发布成功。科技的魅力,引领着时代永续前行。救授人在智能浪潮中航行,创新为帆,破海冲礁,智慧之舟,扬帆远航。

  义乌市民间紧急救援协会于2017年推出“义救援”公益救援平台,成为全国探索民间智能化救援的先行者。应急救援有了科学统筹、智能化决策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救援效率,降低救援。2015 年初,协会酝酿打造“义救援”救援项目,投入资金50余万元,并于 2016年初推出 1.0版本,最快三分钟就能找到失联人员。2020年3月16日,协会接110指挥中心通知,要求协会出动救援队员,搜寻老年痴呆失联人员,协会利用“义救援”系统发布救援信息,并立即组织40余人参与搜寻工作,并于当晚12点39分成功找到失联老人。协会通过“义救援”系统更有效的开展救援活动及防灾教育,让大量因无知而造成的人间悲剧不再上演!

  “义救援”2.0版的正式上线,科学技术创新的魅力,提高了人们参与公益的主动性,能无限激发人的凝聚力与向心力。与1.0版本相比,增设了公益悬赏功能。这项功能依托一款微公益积分制悬赏模式软件,人们参与“义救援”的公益救援便可领取积分,当积分达到500分时,“义救援”就会分发奖品或奖金。2.0版本还设立了家属悬赏功能,如果家属有意在“义救援”平台上悬赏,需要把赏金先打到平台,并与“义救援”签署协议,如果救援成功,“义救援”将在协议框架下把赏金支付给提供信息并参与救援的热心市民。数字技术赋能紧急救援,智能之光,为人民生命的延续插上的腾飞的翅膀。

  义乌是世界小商品之都,如今正向着买全球、卖全球的“世界超市”加速转型。义乌商人走遍全球,“勤耕好学、刚正勇为、诚信包容”的义乌精神印刻在每一个义乌商人的血脉中。未来,由民营企业家为组成核心的义乌市民间紧急救援协会,正通过参与国际救援,深化国际合作,与其他应急救援国家展开国际交流学习,在应急管理队伍培训、资格认定方面,借鉴其先进经验并开阔视野,提高事故应急救援能力和应对突发生产安全事故灾难的能力。以此展现中国形象,传播应急救援的“义乌经验”。

  清波湖边,湖面平静得像一面镜子,映照着天空的蔚蓝,微风吹来,湖面泛起层层涟漪,静谧中透露出着无尽的生命之光。“应急值守千斤重,甘当人民守夜员”,这一切源于热爱,更源于责任。仿佛是夜空中闪烁的星辰,又似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救援人给予这样一个世界的是心灵深处的温暖光芒,给予了被救援对象生命的希望和治愈的力量。他们微光成炬,照亮了无数人的生命之路。

上一篇:焦作华禹新专利创新防洪抢险装备快速提升救援效率!
下一篇:我国网友吐槽:奇葩搭档夸耀自己儿子入籍新加坡还内在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