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暴雨袭击,截至目前,这场极端天气已经夺走了至少216人的生命,其中很大一部分遇难者来自巴伦西亚自治区。
西班牙政府迅速响应,调动了5000名军人和5000名警察及国民警卫队成员前往灾区救援。西班牙首相指出,这是和平时期西班牙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武装部队行动。
这一消息迅速传遍全球,引起了广泛关注。许多人对此感到震惊,因为在他们的认知中,防汛工作是国家每年都一定要重视的任务。
那么,为何只有我们的祖国如此重视防汛工作?欧美国家在历史上难道没有经历过洪水吗?
中国地域辽阔,河流众多,近年来极端天气频发,防汛工作成为保障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要课题。
每年汛期,国家都会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构建全方位的防汛体系,力求最大限度减少洪涝灾害带来的损失。
这一体系不仅体现在政策层面,还深入到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全民动员等每个方面,形成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防汛模式。
信息来源: 中国经济网 2024年10月31日 打好防汛“主动仗” 筑牢汛期“安全堤”
在科技快速的提升的今天,中国防汛工作已经从传统的人工观测转变为先进的数字化预警系统。
现代气象科技的发展使得气象部门可以通过高精度卫星、雷达和计算模型,及时获取天气变化的详细数据。
这些数据经过分析后,可以较准确地预测暴雨、洪水等极端天气的到来,甚至能预判未来几小时的降水量和水位变化。
此外,AI和大数据的应用,使得防汛预警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分区域、分时段的精准预警,各地的应急管理部门也能够准确的通过这些信息,提前部署防灾减灾措施,将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
与此同时,国家级媒体和地方广播系统也通过电视、广播、手机推送等多种渠道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
这样的信息传递方式覆盖面广、速度快,为公众应对突发灾害提供了宝贵的准备时间。
中国的防汛基础设施建设历经多年发展,逐步建立起从上游水库、大坝到城市防洪系统的全方位屏障。
大坝和水库在防洪中起到蓄水、调节的作用,使得河流在洪峰期水位不会过高,减轻下游的压力。
以三峡大坝为例,它不仅是发电和航运的重要设施,更是长江防洪的重要屏障,每年汛期都能有效减缓洪峰的冲击。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防汛需求也从大江大河扩展到了城市内涝的防控,为解决城市内涝问题,“水弹性城市”建设在多个城市陆续展开。
海绵城市通过建设渗水路面、生态绿地、雨水蓄积设施等,实现城市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功能,减少暴雨时的积水问题,进而提升城市的抗洪能力。
与此同时,一些地区还开展了城市地下排水系统的升级改造,比如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修建了地下排水隧道、调蓄池等大型排水工程。
在极端降雨的情况下,地下排水系统能够将城市内部的积水迅速排出,为居民出行和城市运行提供保障。
中国防汛工作的一大特色就是全民参与,从国家层面的政策部署到地方基层的组织实施,动员体系涵盖了各级政府和广大民众。
汛期来临前,政府会提前启动防汛预案,明确职责,层层落实防汛任务,确保各部门紧密协作,形成防汛合力。
10月末至11月初,西班牙东南部遭遇了历史罕见的极端暴雨,暴雨引发的洪灾重创了巴伦西亚自治区,造成至少216人死亡,3000多户断电,通讯也受到严重影响。
极端天气的背后,是地中海沿岸地区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引发的环境压力,西班牙政府迅速行动,派遣数万名军人和警察投入救援,展现出在灾难面前的强大应急能力。
然而,这次洪灾不仅是一次突发事件,更是一场由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催化的“必然灾难”,揭示了欧洲在防灾抗灾方面的短板和挑战。
信息来源: 光明网 2024年11月03日 西班牙多地遭遇洪灾 世界气象组织: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正在加剧极端天气
气象学家指出,巴伦西亚8小时内的降雨量高达491毫米,超过过去20个月的降水总量,这一罕见的气象现象与地中海水温升高密切相关。
温暖的海水在遇到冷空气时,容易形成强降雨甚至暴雨,这次洪灾正是如此,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西班牙此前经历了长时间的干旱,地面土壤硬化,难以吸收骤降的雨水,从而加剧了洪水的规模。
信息来源: 鲁中晨报 2024年11月04日 西班牙216人死亡!4名大佬同时失踪
全球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的影响在欧洲逐渐显现,研究人员指出,随气温上升,地中海地区旱涝循环的风险正在增加。
这意味着,干旱和洪灾交替出现的频率将提高,给当地的农业、城市生活以及生态环境带来非常大挑战,未来,欧洲各国将不得已面对这种不可预测的极端气候,寻找更有效的适应措施。
面对此次洪灾,西班牙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应急措施,当地时间11月3日,国家气象局在巴伦西亚自治区发布了红色警报,提示居民提前采取避险措施。
政府向手机发送警报通知,希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受伤或死亡,然而,由于降雨来势汹汹,不少居民在收到警报时已经身处地下停车场和低洼地区,未能及时避险,这也暴露了防灾信息传播的滞后性。
与此同时,西班牙政府紧急调派了数万名救援人员和志愿者前往灾区,这是西班牙和平时期顶级规模的一次救援行动,包括5000名军人、5000名警察和国民警卫队成员在内的多支救援力量迅速集结。
数千名志愿者自发加入清理废墟、分发物资的队伍,他们携带铁锹、扫帚等工具,为受灾居民提供食物和水,帮他们清理家园,这场灾难不仅展示了政府的应急能力,也展现了民众的团结精神。
这场洪灾不仅对普通民众造成了巨大影响,还波及了西班牙的商界,洪水导致的失联人员中,有四位是西班牙知名企业家和经济学家。
包括清洁产品公司The SPB的创始人米格尔·布尔戴奥斯和运动服装品牌Luanvi的CEO文森特·塔兰松。
这四人失踪后,社会各界迅速聚焦于这一事件,其影响波及化工、运动服装、教育等多个行业,引发了市场的震荡。
尤其是作为行业领袖的他们失联后,可能会影响相关企业的运营,甚至对行业发展带来一定的冲击。
虽然西班牙的前期预警工作并不十分到位,但是后续的救援工作也能看出是下了功夫的,不像老美,他们可真是十足的“资本家”。
今年飓风“海伦妮”和“米尔顿”接连袭击美国南部多个州,佛罗里达、佐治亚、北卡罗来纳等地受灾严重,200多人丧生,损失难以估量。
然而,飓风带来的不仅是自然灾害,更在美国政坛掀起了一场政治风暴,共和党前总统特朗普借此抨击拜登政府的救灾不力,将灾难的救助问题政治化,引发了公众对救灾资源分配、应急管理和政府效率的广泛讨论。
在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FEMA)负责救灾工作,向受灾地区提供食品、水、医疗物资等应急援助。
然而,当飓风“海伦妮”过后,许多受灾民众对FEMA提供的援助金额感到不满,尤其是每户750美元的补助标准,与飓风带来的损失相比显得微不足道。
对此,特朗普批评拜登政府在对外援助方面花费巨资,却未能满足国内灾民的基本需求。
他指出,乌克兰援助金额远高于灾民的补助,这种资源分配的不平衡让人质疑联邦政府的优先顺序。
特朗普的批评在一些摇摆州引起了共鸣,尤其是那些直接受灾的选民,他们都以为政府应该第一先考虑本国民众的利益,将更多资源投入国内救灾。
然而,拜登政府则强调乌克兰援助是出于国际责任,而国内的救灾补助是依据受灾户需求发放的,试图淡化两者之间的对比。
然而,这种解释并未完全平息民众的不满,反而在灾难情境下激化了资源分配的敏感问题。
信息来源: 观察者网 2024年10月09日 特朗普批拜登政府:750美元给飓风灾民,近3000亿美元给乌克兰
在现代社会,灾难信息的传播速度与影响力空前提升。美国各大媒体在此次飓风救灾中不仅承担了新闻报道的责任,也成为政党舆论战的关键平台。
美国媒体以“今日俄罗斯”等为代表,详细报道了政府与反对派之间的争议,为民众提供了不同的观点选择。
与此同时,媒体在应对虚假信息方面也面临挑战,随着社会化媒体的普及,虚假信息的传播速度加快,甚至有人在社交平台上声称政府隐瞒了受灾情况,进一步加剧了人们对救灾效率的质疑。
信息来源: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日 美媒:飓风肆虐折射出美国基础设施薄弱弊端
在飓风的摧残下,灾区民众渴望政府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然而,在救灾的关键时刻,政党之争和虚假信息却让这一目标难以实现。
这场灾难揭示了美国灾害应对体系中的深层问题,促使人们反思政府、企业和社会在应对自然灾害中的责任和角色。
西班牙的这场暴雨洪灾,让我们清晰的看到每个国家对于极端天气时候的应对方案有着很明显的差异!
相对比那些没有前期做警示、后期不愿做救援的国家,我们的祖国的所做出的防护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
通过这些对比,中国也用自己的防汛经验证明,在面对极端天气的时候,防灾的意识和系统性的防御措施非常的重要,这些才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根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太突然!上海这里火到“堵船”,泼天的富贵来临,房屋年租金从3万涨到11万
哈尔滨一雪圈摊位270万被拍下!“百万起拍”糖葫芦项目被撤下,客服回应
受权发布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大大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
华为Mate70系列维修成本大揭秘:一块主板,够买台小米15 Pro高配